首页

调教夫妻奴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5:34:56 作者:恰乘春风浩荡时——写在西藏和平解放74周年之际 浏览量:73309

  中新社苏州9月10日电 (记者 钟升)中秋佳节临近,10日,在苏州稻香村,数十位两岸婚姻家庭成员跟随徐红生学做苏式月饼,准备为节日增添几分酥香。

  月饼吃过不少,但对台青黄媚君来说,自己动手做月饼,还是头一遭。她此次所师从的徐红生,是苏州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。而苏州稻香村,则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“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”保护单位。

9月10日,台胞台属们跟随稻香村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传承人学做苏式月饼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“在台湾,中秋节都会吃文旦,大家还会一起烤肉,所以我记忆中的中秋节总是有烤肉的香气。苏州比较有特色的月饼是肉月饼,里面的肉馅虽然不是烤肉,我也很喜欢”,黄媚君说。

  尽管是首次尝试,黄媚君做出的月饼外形周正、有模有样,还获得了糕点师傅的表扬,这让她信心倍增。“今年的中秋节,我可以做些月饼分给亲朋好友品尝,还可以教大家怎么做月饼。过一个不只有烤肉的中秋节。”

台胞台属们一起动手制作苏式月饼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台北女生陈晓文的祖辈都来自苏州。她回忆:“小时候,我们中秋节吃的都是台湾口味的月饼。奶奶就会和我说起老家的苏式月饼:酥皮一层层,里面夹着肉馅,一口咬下满嘴酥香。我一直记得,奶奶说她最爱吃五仁月饼,但在台湾没有找到,我是到了大陆才第一次吃到五仁月饼。对我来说,五仁月饼的味道就如同家乡的味道。”

  苏州是大陆台胞台属最多的城市之一,全市现有4000多个两岸婚姻家庭。在苏州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会长周凤看来,台胞台属一起学做苏式月饼,传统节俗抚慰了台胞们的思乡之情,也令他们更加了解苏州。

  周凤透露,今年中秋,苏州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将组织台湾风情浓厚的烤肉活动,还会邀请大家在台湾的亲友一起到苏州团聚,吃台式烤肉、品苏式月饼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家药监局发布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(2023年)》

上半年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引擎地区多项指标持续回暖,增速高于全国,对全国工业的带动更足。上半年,三大经济引擎8个省份中,有6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或超过6%的全国平均水平,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。

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:建议北京开放更多类型道路进行自动驾驶测试

会商强调,4月初以来长江湘江、修水、乐安河等支流发生编号洪水,长江干流城陵矶以下控制站水位高于多年平均2.2—2.9米,西南地区旱情持续,当前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,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,全力做好近期较强降雨防范应对和西南地区抗旱保供各项工作。

东西问·汉学家丨“汉字叔叔”理查德·西尔斯:横撇竖捺间的中式之美

两岸林博会在三明启幕 逾500名台胞参展参会

广州3月18日电(记者 王华)第53届中国(广州)国际家具博览会(简称:广州家博会)于3月18日至21日、3月28日至31日分两期在广州琶洲举办,展览规模85万平方米,参展品牌超4700家,是全国乃至全球年度规模最大的大家居博览会。

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

年画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辞旧迎新、驱邪避灾、迎福纳祥、道德教化等多种功能,一直以来广受欢迎。它起源于远古时的原始宗教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不断传承创新,绵延千载。早在汉代时,年画便已出现了门神雏形。此后,随着唐代佛经版画的发展、雕版技术的成熟,以及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,木版年画于宋代逐步普及,并在明清之际步入成熟发展期,日臻繁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